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一分努力,一份成績
做,就有收獲
5月18——20日,
C-star上海國際零售業設計與設備展
常宏在N5/E12
期待您的到來
為了讓大家感受中國傳統工藝的博大精深、感受“工匠精神”的真正內涵,常宏特別邀請河北武強年畫傳承人張光寧先生親臨展位現場制作武強年畫。
更備好茶點迎接“志同道合的知音朋友”一同體驗、感受“匠人精神、匠心品質”。
本期《新聞·直通車》特別節目首先帶領大家一睹武強年畫的藝術風采——
什么是年畫?
年畫是中國畫的一種,始于古代的“門神畫”,漢族民間藝術之一,也是常見的民間工藝品之一,是中國古代一種寓意吉祥的形象。
在漫長的歲月里,隨著年節風俗的演變而衍生形成一種中國民間特殊的象征性裝飾藝術,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遠古時期的自然崇拜觀念和神靈信仰觀念。
中國早期的年畫都與驅兇避邪、祈福迎祥的主題有著密切關系,年畫習俗反映了古人的心靈慰藉和精神信仰。
分類
文化內涵與象征意義
年畫的藝術風格與文化內涵的完美結合,表達了民眾的審美取向和文化祈求。民間年畫大多采用大紅大黃等鮮艷色彩,注重情趣和造型的表現,人物生動,富有活力,體現了民眾智慧,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
年畫藝術是中國民間藝術的先河,同時也是中國社會的歷史、生活、信仰和風俗的反映。年畫不僅是年節的點綴,更是文化流通、道德教育、審美傳播、信仰傳承的載體與工具,各個地域鮮明的文化個性一目了然。由年畫便可以認識全部的中國民間。
武強年畫
武強年畫是河北省武強縣漢族民間工藝品之一。因其產地在河北武強而得名,是中國漢族特有的一種繪畫體裁,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武強年畫產生于宋末元初,明、清兩代最為鼎盛。那時人煙稠密的武強南關,便是"家家點染,戶戶丹青",形成了中國北方最大的木版年畫產地之一。武強年畫構圖豐滿,線刻粗獷,設色鮮亮,裝飾夸張,節俗特色濃厚,是民間年畫中的佼佼者。武強年畫除大量民間題材外,更注重反映重大時代變革,以表達人們對國事的關心,對人生的美好期望。
武強年畫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是國家一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其涵蓋“農耕歷法、宗教信仰、傳統禮俗、文學歷史、戲曲故事、人情風土、時弊諷刺、事實政治等等”多文化主題,是一部反映中國民間萬象的百科全書;國外稱其為“解讀東方文化的圣經”。馮驥才曾說:“當中國傳統年畫消失時,將是一種中國歷史文化的缺失”。
工藝特色
武強年畫在用色上以單純的顏色、套出豐富的效果。色彩強烈,濃艷而不凝滯,達到對比鮮明而又統一的效果。并在造型上具有較高的藝術表現力,且很多畫都圖文并茂。體現出工匠精湛的技藝。
張光寧 河北武強年畫藝術家、傳承人、年畫文化傳播者
張光寧老師作為年畫文化保護者與實踐者,始終對其傳承與發展堅持不懈的努力與追求。在他的年畫作坊中收藏有大量傳統木刻年畫雕版,并始終堅持傳統年畫的手工制作方式,創作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傳統年畫。
多年來,憑著對中國傳統年畫的熱愛與執著,他走遍了全國近二十個年畫產區,并與全國的民間年畫藝人進行廣泛交流學習,從年畫的屬地生態、文化內含、傳承發展等方面進行全面的切磋與探索。
張光寧老師對自己的作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不斷改善自己的工藝,享受作品在雙手中升華的過程,這種堅持、執著的精神理念,正是我們所追求的“工匠精神”。
同樣,常宏20多年來,借助多元的資源庫和成熟的本土化運作能力,實現設計、制造、服務于一體的創新型店面建設集成與物業運維,幫助全球著名品牌提升店面品質,優化零售環境和服務體驗。20多年,常宏服務始終如一,堅持對細節的高品質要求,堅持對完美和極致的執著追求。創新、務實,我們相信——做,就有收獲!
看到這里,想必你也被這一傳統文化藝術的魅力所折服,如果你想更多的了解與現場感受,親眼目睹武強年畫的精湛技藝與常宏的風采,記得5月18—20日,我們在C-star2016-上海SNIEC-N5/E12等待您的到來!
宏鳥視窗
(關注常宏訂閱號,獲取第一手資訊!)
更多文章
400-007-9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