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雪 亮
常宏上海公司 總經理
管理會計學士
企業管理碩士
在讀經濟學博士
-- 本文作者 --
什么是管理?
綜合所學知識以及個人的理解和經驗,我認為:管理是基于人類的特點和人類組織架構的共性,去處理和協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通過趨向于公平的措施和標準,最大化實現人的生存價值。
以下和大家分享個人的三個觀點:
和大家分享一個圣經中記載的故事:“彼得三次不認主”。大意就是耶穌跟門徒說完自己將要被刑拘以及判刑,彼得立即表示誓死捍衛耶穌。耶穌告訴彼得:“你雖然現在信誓旦旦,但夜里雞叫前你將三次不承認認識我。”彼得堅決表示對自己的忠誠和勇敢有信心。結果,雞叫之前彼得果然就因為懼怕承認認識耶穌而惹禍上身,進而對衛兵否認認識耶穌。
質疑自我的目的不是自我否定,而是自我提升。對自身的拷問,旨在提示一種謙卑,一種對自身的謙卑,從而存留對企業、對他人、對人生的謙卑。只有不斷的提升,我們才能在做出決定的時候兼顧各方,從容理智地做出最合適的管理決策。
和大家分享一個案例:美國紐約州廢除死刑以來,謀殺案件一直在降低。相反,德克薩斯州維持死刑,而且死刑殺的人比別的州都多,但謀殺案件發生率還是比許多廢除死刑的州高。針對此現象,有專家根據數據分析認為:在普及教育程度高、貧富差距小的區域,謀殺案件相對數量較低。
從這個案例中我們看出,也許真正能夠減少犯罪率的,并不一定是制定了多么嚴格、多么細致的措施和高壓線,而是找出問題的根本原因,從精神上普及教育以外,在物質上減少貧富差距。這個解決問題的措施雖然實施起來比較復雜,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短時間難以看到效果,但是相信大家都能看出來這是一條一定會走的路。
人類是動物進化而來,即使高級也還是動物,達爾文主義一直適用。只有把自己訓練成更敏捷、更強壯的動物,才能活得好一點。所以懶散消極肯定不是長久之計,要是在動物世界,在金字塔底端的人還這么耗著,已經死了。
這個時代的規律就是沒有絕對公平的競爭,接受這一點,然后武裝自己投身到轟轟烈烈的不公平競爭中去。順應規律而行,也是達爾文主義,同樣也是我們在管理中要遵循的道理。
以上個人觀點,歡迎大家持不同意見我們一同再探討。也希望所有的企業都能一直活著、體面的活著、明白的活著。
宏鳥視窗
(關注常宏訂閱號,獲取第一手資訊!)
更多文章
400-007-9198